英国《镜报》近日报道,苹果预计于9月中旬发布新款iPhone 7,而随着网传发布时间的临近,已经有大量关于下一代iPhone的信息和图片流出。但是,其外观与前一代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对此,外国调研机构走访用户进行调查后发现,仅有10%的用户表示会购买新机。
即便以挑剔的眼光来看,阿里巴巴集团在2016年8月11日晚交出的财报也堪称优秀:集团收入同比增长59%达到321.54亿元人民币,旗下中国零售平台(天猫+淘宝+聚划算)收入同比增长49%达到233.83亿元。虽然净利润同比下滑77%,但阿里巴巴集团去年同期财报中包括了剥离阿里影业获得的247.34亿元非经常性收益,刨除该数字后净利润仍为正增长。
《快公司》杂志本周刊文称,在果粉们批评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的做法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乔布斯还在,那么事情不会是这样。”实际上,库克做出了许多努力,让苹果更强大、盈利能力更强、更活跃。
姗姗来迟的网约车新政,再加上滴滴、优步中国宣布合并,让网约车市场再起波澜。 曾在2014年年初掀起打车红包大战的滴滴和快的,让补贴成为成为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各个玩家的必杀技,就连“外来者”Uber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学会了这一招。 通过补贴教育市场的效果很明显,时至今日,通过手机软件叫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对于普通乘客和司机来说,网约车新政以及滴滴与优步中国两个巨头的合并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因为这将直接波及到打车价格以及司机收入的变化。
7月11日,红米手机1.1亿台销量庆功会,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终于有了一次以轻松姿态面对外界的机会。 伴随着两位击鼓手营造的宏大声势,47岁的雷军身着白色小米员工T恤和黑色西裤,缓缓步入小米总部顺事嘉业创业园的舞台中央。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楼宇,四周上方的玻璃窗旁,挤满身穿同样T恤的小米员工,他们试图透过窗户感受庆功会的气氛。
他常被人称为“大佬”“教父”或“商业领袖”;他是马云口中的“中国企业家的楷模”和“偶像”;他被王健林称为“大哥”,王在多个场合不吝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欣赏;雷军把他称作“传奇”、“旗帜”和“教父”,并坦言自己在他的“感召下,激励下,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
“一旦资本选定了谁,往后只会在其上不断加注,后来者是没有活路的,怎么都融不到钱。”当年被快的兼并的大黄蜂打车的一位创始人曾如此感慨。而正是遵循着“得资本者得天下”的丛林法则,快的在不久后成了滴滴的囊中物,且不久前滴滴又合并了优步中国,朝着一统江湖再近一步。
随着滴滴和优步中国的合并,国内网约车市场迎来又一场洗牌。与此前滴滴与快的合并不同的是,用户真切的感受到网约车巨头合并带来的阵痛——补贴全面缩水。与此同时,滴滴和优步的司机也反应补贴进一步减少。 从最初用高补贴吸引用户使用滴滴、快的和优步这样的客户端,到用户养成习惯后逐渐减少补贴。网约车平台的做法,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潜规则。对此,一些资深网民调侃称,网约车补贴消失,是一个利益黑洞。在笔者看来,补贴消失,不过是网约车行业利益黑洞的沧海一粟。
境外媒体称,中国人对手机的“喜爱”程度,不禁让人担心,这样下去中国人会不会被吸到手机屏幕里。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7日报道,人们吃饭时单手玩手机,开会时藏在桌下玩手机,甚至过人行横道和开车的时候也不放下手机,就连上班时办公楼挤满人的电梯里,也有人争分夺秒地看手机。此情此景,不免令人十分担忧。
随着滴滴和优步中国的合并,国内网约车市场迎来又一场洗牌。与此前滴滴与快的合并不同的是,用户真切的感受到网约车巨头合并带来的阵痛——补贴全面缩水。与此同时,滴滴和优步的司机也反应补贴进一步减少。 从最初用高补贴吸引用户使用滴滴、快的和优步这样的客户端,到用户养成习惯后逐渐减少补贴。网约车平台的做法,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潜规则。对此,一些资深网民调侃称,网约车补贴消失,是一个利益黑洞。在笔者看来,补贴消失,不过是网约车行业利益黑洞的沧海一粟。
核心研究议题: 1. 最先引发移动视频直播浪潮的那家公司,为什么选择在顶峰时刻放弃? 2. 大如Facebook,为何在视频直播领域不断尝试,陷入困惑? 3. 哪个美国直播产品,最值得我们学习? 4. 为了吸引好内容,直播的商业化需要提前?
想在小米盒子上看到新赛季的英超比赛?现在看来有点悬了。 8月2日,小米盒子和百视通举办内容合作发布会,宣布双方合作后用户可以付费收看即将到来的英超比赛。但仅仅一天之后,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你以为用这种非法的手段,这种擦边球的方法,把别人的利益破坏掉,然后自己就会成功?不做好自己的事情,老是想巧取豪夺别人的东西,把企业的发展坑蒙拐骗偷变成互联网企业的金科玉律,这个不可取吧?这个行业风气不能这么助涨吧?”新英体育副总裁喻凌霄愤怒地对媒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