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北京、上海同时出台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均要求本地网约车“司机为本地户籍”“车辆为本地牌照”,同时对车辆规格也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
意见稿一经发布,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并被有些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网约车新规”。有网友认为,新规一旦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大网约车用户和网约车司机。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网友热议的三大焦点作出梳理。
焦点一:网约车必须为本市车辆?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表示,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60余万辆,交通拥堵由城市核心区向外蔓延,已远远超出道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这一规定符合北京市治理“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同时,这一规定是政策法规的要求,《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须有本市常住户口”。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表示,上海市坚持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作为个性化交通,网约车应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业态,具有地域性服务特征,交通部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禁止网约车异地经营。
滴滴出行方面对此回应,此举将导致车辆供给骤减、大众出行效率将大幅降低,从而造成消费者等待时长延长。同时,因为供不应求,可能会再现司机“拒载”“宰客”等情况。
网友“Joanna”说,网约车难于管理,有安全隐患,支持各地政府实施新规。网友“小兔”则说,京沪两地本来就限牌,限制本地车辆事实上也是限制外地人从业。
焦点二:网约车驾驶员必须为本市户籍?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表示,造成北京“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严重影响了首都核心功能的发挥。治理“城市病”首要的就是严控人口规模。出租汽车既是首都窗口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未来发展必然涉及人口规模调控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导向。“限定本市户籍”是治理“城市病”、实现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客观要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此回应,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已超过2415万,城市常住人口的大幅增长,对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和城市综合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加强人口规模控制和管理的要求,网约车驾驶员应具有本市户籍。
滴滴出行方面对此回应表示,“限定本市户籍”的做法会让“数百万网约车司机师傅失去目前的工作机会与收入”,这也意味着数百万的家庭将失去重要的收入来源。
网友“肥萝卜”说,“本市户籍”的规定限制了外地人,提高了门槛,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外地司机不熟路况的情况,也会降低安全隐患。网友“珠子”则说,“京车”“沪车”可以理解,但是“京人”“沪人”就有些歧视了,希望能给予非本地户籍与本地户籍市民同等的从业权利,不要让人失去创业创新的信心和热情。
焦点三:小排量汽车告别网约车?
在《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第九条中要求,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2.0L或1.8T、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新能源车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7座乘用车排气量不小于2.0L、轴距不小于3000毫米、车长大于5100毫米。这意味着,很多小排量汽车将告别网约车。
对此,滴滴出行方面认为,对车辆规格的要求,无形中抬高了门槛准入标准。这是将有关部门提出的“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简单理解为设定更高车辆、司机门槛,将导致只有规格远超巡游出租车的中高端车辆才能从事网约车,从而甚至会将网约车费提高到当地出租车价格的两倍或以上。
据滴滴平台统计,上海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1/5。有业内人士表示,两地细则对户籍和车辆的严格限制将使得绝大多数滴滴平台上的车辆和司机被迫退出,无法继续为各地市民提供便利、实惠的移动出行服务。
有些网友表示,赞成加强对网约车的管理,有利服务,提质升级。而另有不少网友则不无担忧,将会重新面对曾饱受折磨的“打车难”“打车贵”的旧况,而高排量的车辆准入则更会增加城市环境压力。